丁尼生(Tennyson,Alfred Tennyson Baron,1809—1892),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桂冠诗人”。 1809年8月6日生于林肯郡萨默斯比一个牧师家庭,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过人的诗才,15岁时就与两个哥哥共同发表了《兄弟诗集》。1828年进剑桥大学读书,一改内向寡言的性格,加入诗歌俱乐部,积极参加诗歌活动。1829年,诗人的短诗获得了剑桥大学颁发的金质奖章。然而,诗人的人生并没因此而一帆风顺。1931年,诗人因父亲去世放弃了剑桥的学业。
1832年,诗人的《诗集》出版,遭到了评论界的极尽挖苦和攻击,使得诗人在随后的十几年里未踏足诗坛半步。1833年,已与诗人的姐姐订婚的挚友又突患绝症,离开了人世。诗人不堪悲痛,只以写诗来慰藉自己的灵魂。1850年,诗人出版了花费17年时间写成的悼念友人哈勒姆(A.Hallam)的哀歌《悼念集》(In Memoriam),轰动了整个诗坛;同年,诗人和相恋15年之久的恋人结婚,可谓双喜临门。随后,荣誉也纷至沓来,诗人被人们众口一词封上了“桂冠诗人”的称号。1855年写成独白戏剧诗莫德(Maud:a Monodrama)。
晚年的诗人过着安闲的生活,还在上议院获得了一个席位——那是一个离诗歌,特别是伟大的诗歌作品很远的地方。所以,晚年的诗人尽管笔耕不辍,但收效甚微。1884年被封为男爵。1892年10月6日卒于索立郡奥尔兹沃思。
--------------------------------
英国19世纪的著名诗人,在世时就获得了极高的声誉。生于英国林肯郡,出身牧师家庭,兄弟均有诗才,肄业于剑桥大学,诗作题材广泛,想象丰富,形式完美,词藻绮丽,音调铿锵。其131首的组诗《悼念》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更优秀哀歌之一,因而获桂冠诗人称号。其他重要诗作有《尤利西斯》、《伊诺克·阿登》和《过沙洲》诗歌《悼念集》等。 他深受维多利亚女王的赏识,于1850年获得了桂冠诗人的称号,后来又在1884年被封为男爵。然而,这样一位大诗人也有对自己丧失信心的时候,竟曾经想删去自己诗作中的精华部分。
日前,人们在美国一位收藏家搜集的大批丁尼生手稿中找到了一本诗集的校样,其中有他对自己诗作的校改。这本留有诗人校改手迹的书籍是迄今为止绝无仅有的发现,因为丁尼生非常不愿意让人看到自己对作品的改动。从这本书中,人们发现丁尼生曾打算对自己1855年的名作《轻骑兵进击》(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进行大幅度删改,原因是当时人们对他同期的作品《莫德》(Maud)颇有微词,他因此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另一个原因则是丁尼生年轻时曾备受批评家指责,以致他一度沉默了整整9年,在那期间一首诗也没发表。
《轻骑兵进击》是丁尼生为歌颂克里米亚战争中在巴拉克拉瓦(Balaclava)袭击俄军的英国轻骑兵旅而作的。这是一次自杀式的袭击,英军伤亡人数达到了247人。在这本校样中,丁尼生用黑色墨水勾掉了《轻骑兵进击》一诗的几乎半数诗行,打算把它们删去,其中包括一些为人们熟知的名句,比如“他们无意追根究底/他们只是慷慨赴死”以及“有人犯下了愚蠢的错误”。这里所说的“愚蠢错误”是指巴拉克拉瓦战役中由英军两位指挥官之间的摩擦引发的指挥混乱。
不过,这些修改最终没有成为现实。10年之后,丁尼生亲笔誊写了这首诗的最终稿。在诗稿底部的自注中,诗人着重指出了“愚蠢的错误”那行诗的重要意义,其中写道:“这首长短格的诗是在读了《泰晤士报》记者(关于战争)的之一篇报道后写的,全诗由‘有人犯下了愚蠢的错误’一句生发而来。”
其有名的一句话: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丁尼生))
-----------------------------------------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1809-1892)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也是继华兹华斯之后的又一位桂冠诗人。他出生在英格兰肯特郡的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从小就酷爱诗歌,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期间,就发表过诗作,显示了他的诗歌天赋。他的诗歌音韵优美,堪称英国诗歌中的一绝,以至于被T.S.艾略特称为"继弥尔顿之后听觉最敏锐的英国诗人"。他的诗作甚丰,比较著名的作品包括,脍炙人口的短篇《冲激,冲激,冲激》、《尤利西斯》,长篇叙事诗《国王之歌》、《公主》等。《夏夜》(或《红花瓣睡了》)是《公主》中更好的抒情诗之一。
Alfred意思:n. 阿尔佛雷德(男子名)
读音:['ælfrɪd]
例句:
1、Alfred University in New York offers "Maple Syrup - The Real Thing" as an honors seminar.
纽约的阿尔弗雷德大学提供了“枫树糖浆——绝对纪实”的学术研讨会。
2、I drove to Michael’s with a photographer, Brigitte, and my assistant, Alfred.
我开车去了迈克尔家,摄影师布里吉特和助理阿尔弗雷德与我同行。
扩展资料
叫Alfred英文名的人
1、Alfred Tennyson
丁尼生,英国19世纪的著名诗人,在世时就获得了极高的声誉。生于英国林肯郡,出身牧师家庭,肄业于剑桥大学,诗作题材广泛,想象丰富,形式完美,词藻绮丽,音调铿锵。
其131首的组诗《悼念》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更优秀哀歌之一,因而获桂冠诗人称号。
其他重要诗作有《尤利西斯》、《伊诺克•阿登》和《过沙洲》诗歌《悼念集》等。他深受维多利亚女王的赏识,于1850年获得了桂冠诗人的称号。
2、Alfred Stieglitz
美国德裔摄影家,美国现代艺术的推动者、塑造者。在5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将摄影艺术推广成为大众都能够接受的与绘画、雕塑并立的艺术形式。
早在20世纪初,Alfred Stieglitz便开始经营多家画廊,如291和An American Place,将很多欧洲当时的前卫艺术家如毕加索、马蒂斯等人介绍到美国。
那些存在于远方的自然风光、美景和那些过去的事情深深吸引着我。
———艾尔弗雷德·丁尼生
丁尼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诗人,
他的诗歌 准确反映时代主导观念,极具特色 。
这是任何时代的英国诗人都无法比拟的。
他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与时代互相成全。
尽管后世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他的文字晦涩难懂,
也有人认为他在变化中成就了不朽,
依然无法否认,在那新旧交替的时段,
他深远的影响力。
Calm is the morn without a sound,
Calm as to suit a calmer grief,
And only thro' the faded leaf,
The chestnut pattering to the ground;
宁静的早晨没一点声响,
静得可配更宁静的悲切;
只听见穿过枯萎的树叶,
栗子嗒一声掉落在地上;
丁尼生以 短篇抒情诗 见长,
对英国景色、自然风光与天籁的描写出神入化;
而其中优美的语言、丰富的音乐感,
以及充沛的感情,又展现出了他出众的描写技巧。
他时而展现出对过去的悲伤,
时而又转变看法,重新拾起信仰与希望。
而这些情感的转变,正是他个人经历的有效反映。
Calm and deep peace on this high wold,
And on these dews that drench the furze.
And all the silvery gossamers,
That twinkle into green and gold;
宁静和安谧遍布这高原,
遍布于荆豆花上的露滴;
遍布于一根根银色蛛丝——
闪烁成绿辉和金光一片;
与绝大多数诗人一样,
丁尼生的创作生涯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这些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路历程,
映射的是他人生的不同模样,
亦是他经历世事后思想上的转变,
以及对问题更深刻的思考。
他曾收获名誉、深受好评,
亦曾遭遇批评、一度放弃;
他曾感受快乐、享有幸福,
亦曾历经离别、感受死亡。
他笔下的诗写的是他自己,
亦是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
Calm and still light on yon great plain,
That sweeps with all its autumn bowers,
And crowded farms and lessening towers,
To mingle with the bounding main;
宁静、安谧的光普照田野——
它载着日渐稀少的堡塔、
秋日的树丛、拥挤的农家,
绵绵延延地同大海相接;
他在创作方面很难得地有着很强的 时代跨越性:
对远古与当今、现实与未来的理解,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有机结合;
以及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看待未来的眼光、破旧立新的渴望,
构成了丁尼生诗歌的主旋律。
他又热爱自然风光,敏锐又细腻;
他也喜欢古典文化,超前而怀旧。
他在往事与新生的交替中,
渐渐探寻到了一种跨越时间与空间的不朽。
这也是为何,他被学界成为,
“ 永世的诗人 ”。
Calm and deep peace in this wide air,
These leaves that redden to the fall;
And in my heart, if calm at all,
If any calm, a calm despair;
宁静和安谧充满这大气,
秋色把树叶染成了殷红;
而我的心中即使有宁静,
无非是宁静的绝望而已;
他的 怀旧情结 来源于对往昔的珍爱:
无论是旧时的风光,还是旧时的人。
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
心中总会感到淡淡的忧伤,
以及淡淡的宁静。
而这一切,又逐渐升腾、旋转,
变换成为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全。
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
永恒的变化发光发热,成就了 不朽 。
Calm on the seas, and silver sleep,
And waves that sway themselves in rest,
And dead calm in that noble breast,
Which heaves but with the heaving deep.
宁静的海是银色的睡乡,
睡着的波浪轻摇着自己;
海面起伏只因为它叹息,
它胸中的宁静一如死亡。
他是企求着转变的,在那个时代背景下:
他希望有新的曙光出现,来照亮黑夜,带来黎明;
他又是缅怀着过往的,在那个社会现实中:
他追寻着宁静与安谧,眷恋着自然风光。
他身上体现出的种种矛盾是时代带来的,
是对往事的回首、对未来的渴求,
是交接于新旧的交替处的跨越 。
隐隐约约间,仿佛见到,
在新的一天即将开始的时候,
最黑的夜与最暗淡的光交汇之前,
诗人带着喜与愁,
在向未来招手;
他发出轻轻的咏叹,
似是眷念,又似是欣慰:
请来我身边,当我失去时。
来标明人生的终点,
在生活低处的幽暗边缘,
来指点永恒白日的曙色。
( 资料来源 Alfred Tennyson《 Calm Is the Morn Without a Sound 》 译文:飞白)
女排教练郎平有没有逝世郎平没有逝世,还活的好好的。郎平出...
世界羽联2023年赛程表2023羽毛球比赛赛程如下:20...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乒乓球世界冠军女结婚孙颖莎的丈夫揭秘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14世界杯冠军的赔率2014年德国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世界杯足球赛2022,2022年世界杯中国足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