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弗洛姆,Fromm,Friedrich(1888-1945)纳粹德国一级上将,国内预备军总司令,以在刺杀希特勒事件中反复无常而著名。
历史上刺杀希特勒时间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叶,事发当日为1944年7月20日。当时由德国军界和政界人士秘密组织。史称720事件。
政变的主谋之一是施陶芬贝格上校。其他参与政变的人包括维茨莱本元帅、贝克上将、赫普纳上将、格德勒(莱比锡市长)、基尔海姆上校、台尔普神父等。曾经率领寡数德军连挫联军于非洲北部的名将“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和克鲁格元帅皆事先知情未报,两人最后被迫自杀再备以国葬。
参与刺杀希特勒中的重要十五人:
施道芬贝格 1944年7月1日,施道芬贝格被任命为国内驻防军参谋长,有了接触希特勒的机会,从那时起施道芬贝格就一直把 *** 放在公文包中,准备见机行事炸死希特勒。暗杀行动失败后,希特勒立即展开血腥报复。当夜凌晨施道芬贝格等四名主要参案者被枪决。
卡纳里斯 1933年,出任德国军事情报局局长。1945年4月8日晚,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卡纳里斯被处绞刑。
奥尔布里希特 德国步兵上将德国国内驻防军副司令,1944年7月20日在柏林因参与“7·20”事件被处决
施蒙特 德国陆军上将德国陆军人事局局长希特勒陆军副官,1944年7月20日在“7·20”事件中被炸死
奥斯特 德国陆军少将德国阿勃韦尔中央处处长,1945年4月在柏林因参与“7·20”事件被绞死
卡·施图尔纳格尔 德国炮兵上将驻法德军司令,1944年8月因参与“7·20”事件而被绞死
路德维西·贝克 德国炮兵上将德国陆军总参谋长,1944年7月20日在刺杀希特勒失败后自杀
施蒂夫 德国炮兵少将德国陆军总司令部组织处长,1944年因参与“7·20”事件而被绞死
特莱斯科夫 德国炮兵少将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1944年因参与“7·20”事件失败而自杀
弗洛姆 德国骑兵上将德国国内驻防军司令,1945年3月因“7·20”事件而被处决
菲尔基贝尔 德国通讯兵上将德国更高统帅部通信处处长,1944年9月4日在柏林因参与“7·20”事件被绞死
霍普纳 德国装甲兵上将德国第四坦克集群司令,1944年在柏林因参与“7·20”事件被绞死
克卢格 德国陆军元帅德国西线总司令,1944年8月18日在法国梅斯因“7·20”事件而自杀
隆美尔 德国陆军元帅德国B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10月14日在德国被希特勒赐死维茨莱本 德国陆军元帅德国西线总司令,1944年9月8日因参与“7·20”事件而被希特勒处死
冯·维茨勒本元帅、霍普纳大将、冯·哈泽上将、冯·廷恩男爵上将、卡尔·海因里希·冯·施蒂尔普纳格尔上将、弗利德利希·欧布利特上将、路德维希·贝克炮兵上将、埃里希·菲尔基贝尔上将、蒂勒中将、海斯特曼·冯·齐尔贝格将军、冯·拉贝瑙、冯·施蓬内克帝国伯爵、赫尔穆特·施蒂夫、汉斯·奥斯特、弗罗姆大将、沃尔夫-海因里希•冯•赫尔多夫伯爵警察上将、威廉·弗兰茨·卡纳里斯上将、卡尔·戈德勒博士、约翰内斯·波匹茨、乌尔里希·冯·哈塞尔、弗雷德里希·奥尔布里希特步兵上将、奥托·卡尔·基普、赫尔富特少将、埃贝哈德·芬克上校、亚历克西·冯·勒内男爵中校、冯·林斯托夫上校、
自杀的有:冯·克卢格元帅、隆美尔元帅、爱德华·瓦格纳炮兵上将、冯·特雷斯克夫少将、林德曼炮兵上将、汉斯-乌尔里希·冯·于尔岑
被逮捕的有:哈尔德大将、前国防部长格斯勒、冯·埃泽贝克男爵将军、科德雷上校、斯派达尔中将、冯·法尔肯豪森将军、沙尔将军、卡尔-海因里希·冯·施蒂尔普纳格尔上将(驻法德军总司令)
缅怀以上提到的将领,勋爵
各位难道没有想过,在以服从,纪律为名的一百五十多年的普鲁士军官团内,竟然会出现如此多的反对者,究竟为何。
究其原因,希特勒是不会战争指挥的,试想,为何俾斯麦,威廉二世期间并未出现如此政变局面。首先,希特勒不肯把权力放给手下将领,这点已经在德军将领的回忆录,后世研究中多次被证明了,不肯信任手下将领是造成东线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东线的失败导致了军官团对希特勒的不信任,反对。如果在斯大林格勒,第六集团军能够在第四装甲集团军的掩护下撤退,如果在库尔斯克,早一些进攻,而不是等待苏军将层层防线构筑好之后再行动(关于希特勒在东线指挥的失误,各著作均可见)……或许德军并不会出现如此多的反对声音。
接着,叛变主要发生于西线。西线更加严重的失败直接促成了7.20事件的发生,因为这也默认着有可能向更人性化的美军开放战线,和平谈判的可能性也更大(尽管后来证明,盟军和平谈判的要求是开放东西两线,这对于任何德国将领仍是难堪的)。施蒂尔普纳格尔上将,芬克上校,霍法克少校和西线之一任B集团军群司令隆美尔早就通过史派德尔有过联系,但是在D日之前,隆美尔的态度是比较明确的:和希特勒一条战线;然而,史派德尔,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一直在祸害各任B集团军群司令(直至其下台),同时他也对D日负有直接责任,未能及时向第7集团军发出战争警报,也未能向隆美尔及时报告,而是报告给了伦德施泰特,这位一直和隆美尔过意不去的西线总司令。随着战事的加剧,卡昂,瑟堡,圣洛,法莱斯,阿尔让唐的逐一陷落,让德军意识到诺曼底滩头已经打开,盟军即将投入巨大的兵力来作战,这时隆美尔不能再对惨重的伤亡数字,每况愈下的战局做视不忍。西线的劣势不必多言,只要在白天,德国装甲部队就不敢行进,德军的炮火也弱于盟军,随时会出现的重型轰炸机群可以摧毁任何德军集群,这种情况下,隆美尔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但他也仅限于想和希特勒去谈判,要求开放西线(未尝不可)。然而,此时的史派德尔已经和叛变派接触过多,并且从来不拒绝他们,这已经让隆美尔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很可能被怀疑是叛变的一份子。接着,在隆美尔受伤后,克鲁格上任,克鲁格刚来时也抱着支持希特勒的观点,在看过战场后,惨重的伤亡让他觉醒,他也觉得不该和盟军继续打下去,然而他是没有胆量和希特勒直言的。就在这个权力交接,战况继续恶化的档口,7.20事件发生了,反对派没有咨询过史派德尔,隆美尔,克鲁格,也没有得到过其他高级指挥官的意见,虽然有之前的沟通,但并未得到肯定的答复,反对派天真地想用既成事实和勇气去逼迫B集团军群司令加入他们,可想而知,在这种条件十分不成熟,思想工作没做好的情况下,再得到希特勒未死的情报,更加没有胆量的克鲁格元帅会拒绝反对派的临时抱佛脚行为。换句话说,即使B集团军群在克鲁格的领导下倒戈,即使不考虑普通士兵和盟军的反应,希特勒也会立刻调集部队,党卫军甚至是从东线抽调军队去攻打B集团军群,那样行动依然不会成功。
当施陶芬贝格在本德勒大街发号施令失败之后,在逮捕SS巴黎总指挥并将叛变的责任推给他之后,反对派的行动失败了,他们没能控制电台,部队,柏林的各机关,唯一仰仗的柏林警卫营也在营长和戈培尔通话后开始反过来抓捕施陶芬贝格等人。政变中的关键一环,弗洛姆上将,后备军总司令的反水,也对整个行动有着致命的打击,因为弗洛姆掌握着比奥尔布里希特更多的兵权,他至少可以封锁柏林或是迅速控制各政要部门,消除戈培尔,戈林,希姆莱和党卫军的干预作用,然而在听到希特勒未死的消息后,弗洛姆反水,奥尔布里希特在数小时后才派出部队(笔者不清楚这支部队当时的行动,但默认为这支部队几乎无行动或是反水,而且反对派也没有提前和这支部队做好思想工作)。雷曼少校起初是积极执行瓦尔基里行动的,在见到戈培尔之后情况改变,这里仍然说明反对派对希特勒党系的其他成员重视程度不够,况且他们忽视了纳粹核心成员对普通军官的影响力,党卫军更甚。这里不得不承认,反对派没有积极地行动起来,在消息封锁失败之时,行动就基本宣告失败了。况且,就连贝克大将,曾经的德军总参谋长也不能取得柏林的信任,这就是思想工作没做好,甚至是没做的结果,反对派在这方面欠功夫太多了。由于维茨勒本元帅,贝克因为是各种文件的署名人,所以在柏林的反对派很快被通缉。柏林的行动失败,意味着除非西线指挥层突然转变,否则反对派将被逐一处决,然而正如上述所言,克鲁格并未行动。霍法克在被捕后供出了史派德尔和隆美尔,史派德尔在被捕后供出了隆美尔,再加上盖世太保的百般刁难,隆美尔元帅最终难逃。隆美尔之后,更多的人遭到逮捕,处决。崔斯考上校,计划的直接策划人在次日用手雷自杀,施蒂尔普纳格尔上将自尽未果,在纳粹法庭上被判处绞刑,就连弗洛姆上将,这位最后“良心发现的”的保皇派,最终也于1945年2月被处死,随着行动的失败,英美 *** 最终纹丝未动,尤其是英国当局,秘密情报局一直不相信在德国内部存在反对希特勒的势力,相反,OSS却坚信这样一只组织的存在,但希特勒的存活让一切都化为泡影,7.20事件就这样结束了。
不得不说,史派德尔起了相当关键的作用,若不是凯特尔元帅力保,恐怕他也要上绞刑架的,作为早早就加入反对派的一员,不仅免受判决,并且在十二年后成为之一位北约德国司令,隆美尔元帅的声名是和他的这位参谋长于英美的积极合作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然而,对史派德尔的评价仍需两面化看待。
女排教练郎平有没有逝世郎平没有逝世,还活的好好的。郎平出...
世界羽联2023年赛程表2023羽毛球比赛赛程如下:20...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乒乓球世界冠军女结婚孙颖莎的丈夫揭秘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14世界杯冠军的赔率2014年德国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世界杯足球赛2022,2022年世界杯中国足球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