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阿尔弗雷德 详细资料(埃里希阿尔弗雷德)

2023-02-27 23:18:28 体育新闻 sbotpo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瑞典化学家、发明家和工业家,诺贝尔奖金创立人。 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841年至1842年间,他在斯德哥尔摩圣雅可比教会学校学习。1843年至1850年间,在俄国首都彼得堡跟俄罗斯和瑞士籍家庭教师学习。1850年至1852年,诺贝尔先后到欧美诸国进行广泛的旅游、学习,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年仅16岁的他已精通英语、德语、法语、瑞士语、瑞典语和俄语,为他今后的创造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位发明家,在俄国拥有大型机械工厂。1840—1859年其父在圣彼得堡从事大规模水雷生产,这些水雷及其他武器曾用于克里木战争。他发明了家用取暖的锅炉系统、设计了一种制造木轮的机器、设计制造了大锻锤、改造了工厂设备。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表彰伊曼纽尔·诺贝尔的功绩,破例授予他勋章。在父亲永不停息的创造精神影响和引导下,诺贝尔走上了光辉灿烂的科学发明道路。

诺贝尔在圣彼得堡长大和求学后去法国和美国深造。学成返回瑞典从事化学,尤其是 *** 的研究与发明。诺贝尔父子在斯德哥尔摩市郊建立试验室,首次研制出解决 *** 引爆的雷汞管。1863年开始生产甘油 *** ,由于液体 *** 容易发生爆炸事故,1866年他制造出固体的安全猛烈 *** “达那马特”,这一产品成为以后诺贝尔国际性工业集团的基石。1867年又发明安全雷管引爆装置,随后又相继发明威力更大的 *** 多种。他毕生共有各类 *** 及人造丝等近400项发明,获85项专利。这些发明使诺贝尔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诺贝尔通过制造 *** 积累大量财富,他购入瑞典B.哥尔斯邦军火化工厂性大部分股权,创建了诺贝尔化工公司,在西欧各国开设生产 *** 性两个托拉斯,拥有在俄国巴库开采石油的诺贝尔兄弟公司。

去世前于1895年立下遗嘱,将其财产性大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20万美元)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 5种奖金(1969年瑞典国家根行增设经济学奖金),奖励当年在上述领域内作出更大贡献的学者。从1901年开始,奖金在每年诺贝尔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不愿意写传记,他认为不会有人去读那些关于一个人的文章。

诺贝尔对自己个人的评价是——“更大的优点:保持他的指甲干净,对任何人都从不构成负担。更大的特点:没有家庭,缺乏欢乐精神和良好胃口。更大的也是唯一的请求:不要被活埋。更大的罪恶:不拜财神。生平重要事件:无。”

诺贝尔一生在死神的威胁下为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动力,在讲述自己一生的科学技术成就时他只用了简短的几句话——“本文作者生于1833年10月21日,他学问从家庭教师处得来,从没有进过高等学校。他特别致力于应用化学的研究,生平所发明的 *** 有:猛 *** 、无烟火药、‘巴立斯梯’或称C89号,1884年加入瑞典皇家科学会、伦敦的皇家学会和巴黎的土木工程师学会。1880年得瑞典国王创议颁发的科学勋章,又得到法国大勋章。”

1833年10月21日,阿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出生。按照瑞典人的命名习惯,阿尔弗雷德是名,诺贝尔是姓。不过按照后来约定俗成的叫法,诺贝尔家族的姓后来通常也就用以指阿尔弗雷德本人。

诺贝尔出生时家庭因一场大火破产,他父亲曾担心他活不长,因为他似乎连呼吸和吃奶的力气都没有,幼年一直生活在病弱的阴影中。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学校生活仅止于小学。他到了上学的年龄时,被送进了斯德哥尔摩的圣雅各布高级卫道士小学念了几个学期的书。在这所小学里他所有的功课以及品德都得了更高分,是82个学生中得到更高分数的3个学生之一。

1842年,诺贝尔随家人到俄国彼得堡生活,父亲给三兄弟在家里办了一个诺贝尔家庭学校。此后的六七年内,爱好诗歌的诺贝尔一直做着“雪莱梦”,但父亲很反感,认为诗歌不过是懒散女子的消遣,一个有出息的男子汉不应当也不屑乐于此道。在家庭学校内,对诺贝尔理科教育影响更大的是家庭教师齐宁,他是俄国当时最著名的化学家。

1850年,诺贝尔17岁时,父亲为了家族事业的发展,决定送诺贝尔到欧洲各国和美国去见见世面,同时考察欧洲国家和美国在机械、化工方面的现状和进展。直至他21岁才回到彼得堡。这期间,他开始接触硝化甘油 *** 的制造技术。1863年,诺贝尔返回瑞典,与父亲及弟弟共同研制 *** ,因意外爆炸事故炸毁工场,炸死弟弟, *** 禁止他们再进行试验。他因此一度把实验室设在了斯德哥尔摩市外马拉湖的一条驳船上。

1866年秋的一天,雷酸汞的爆炸试验成功了,它即是今天用途广泛的雷管。此后诺贝尔在 *** 方面的一系列发明使他成为“现代 *** 之父”。

诺贝尔于1891年因法国 *** 的排斥被迫移居意大利的圣雷莫,这时他已58岁了,到他1896年病逝于此的6年间,在圣雷莫他不断致力于各种各样的新发明,涉及到化工、机械、电气、医疗等领域。

诺贝尔一生到底完成过多少发明、获得过多少专利?据诺贝尔的助手索尔曼所作的不完全统计,诺贝尔一生所获得的专利为351项。

1896年11月28日,诺贝尔跌倒在他的书房内,仆人见状,立即把他抬上二楼的卧室。当请来的医生赶到时,诺贝尔的大脑已局部坏死。他除了能用他的母语瑞典语嘟嘟哝哝讲一些话之外,已完全不能用他熟悉的法语和意大利语讲话。在场的助手、医生和仆人全都是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他们除了听懂了电报这个单词之外,谁也听不懂他的临终遗言。同年12月10日凌晨2时,诺贝尔因脑溢血与世长辞,终年63岁。

诺贝尔临终时,没有一个亲友在身边,甚至连他喜欢的助手索尔曼也远在瑞典。恰如他生前所担心的:“在我临终时,也许没有一个亲友在我身边,好心地替我合上眼皮,在我耳边最后说一句安慰我的话。”

一代科技巨星,就这样在世纪之末的星空陨落了。

贝尔的遗嘱

诺贝尔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曾先后立下过3份内容非常相似的遗嘱。之一份立于1889年,第二份立于1893年,第3份则立于1895年,最后存放在斯德哥尔摩一家银行,也就是要以它为准的最后遗嘱。

这份遗嘱取消了分赠亲友的部分,将自己的全部财产用于设立奖励基金,于1897年初在瑞典公布于众:

签名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经过成熟的考虑之后,就此宣布关于我身后可能留下的财产的最后遗嘱如下:

我所留下的全部可变换为现金的财产,将以下列方式予以处理:这份资本由我的执行者投资于安全的证券方面,并将构成一种基金;它的利息将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更大利益的人。上述利息将被平分为5份,其分配办法如下:一份给在物理方面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给作出过最重要的化学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给在生理和医学领域作出过最重要发现的人;一份给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一份给曾为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为废除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举行和平会议作出过更大或更好工作的人。物理和化学奖金,将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生理学和医学奖金由在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授予;文学奖金由在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文学院授予;和平奖金由挪威议会选出的一个五人委员会来授予。我的明确愿望是,在颁发这些奖金的时候,对于授奖候选人的国籍丝毫不予考虑,不管他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只要他值得,就应该授予奖金。

我在此声明,这样授予奖金是我的迫切愿望。

这是我的唯一有效的遗嘱。在我死后,若发现以前任何有关财产处理的遗嘱,一概作废。

阿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

1895年11月27日

遗嘱曾受谴责

在诺贝尔遗嘱公布之初,瑞典社会舆论的批评和谴责之声占了上风。报界公开地鼓励亲属上诉,反对它的理由主要是“法律缺陷”和“不爱国”。报界说,一个瑞典人不注意瑞典的利益,既不把这笔巨额遗产捐赠给瑞典,也没有给瑞典人甚至斯堪的纳维亚人获奖的优先权,还要瑞典承揽这些额外工作,从而给瑞典人带来不能给他们任何利益的麻烦,那纯粹是不爱国的,瑞典的奖金颁发机构将不可能令人满意地完成分派给它们的任务。遗嘱还把颁发和平奖金的任务交给一个由挪威议会指定的委员会,瑞典与挪威之间的关系当时已经非常紧张,这将要严重损害瑞典的利益。一部分社会民主党人士指责说,诺贝尔设立奖金支持个别杰出人物,无助于社会进步。他们认为,诺贝尔的财产来自劳动和大自然,应该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得到益处。

而对法律缺陷的批评,曾被认为将使整个的遗嘱失效。高明的律师们挑出的之一个毛病是,遗嘱中没有明确讲出立嘱人是哪国公民。这样一来,就难以确定该由哪个国家的执法机关来判决遗嘱的合法性,更无法确定该由哪国 *** 来组织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了。这个指责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诺贝尔生在瑞典,成长在俄国,创业活动遍及欧洲,晚年也没有成为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有国籍的公民。他们挑出的第二个毛病是,遗嘱没有明确指出全部财产由谁来负责保管。他们说,虽然遗嘱说要成立一个基金会,但又没有指定由谁来组织这个基金会。所以,可以认为,遗嘱执行人无权继承遗产,而继承遗产的基金会又不存在。

最令人丧气的是,诺贝尔在遗嘱中委托瑞典科学院来评定物理学和化学奖金,而该院院长汉斯·福舍尔却主张把诺贝尔的财产捐赠给瑞典科学院,福舍尔还拒绝参加研究评奖细则的会议。

遗嘱执行人索尔曼等人不懈努力,1898年5月21日,瑞典国王宣布诺贝尔遗嘱生效。1900年6月29日,瑞典国会通过了诺贝尔基金会章程。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的纪念日,颁发了首次诺贝尔奖。

埃里希阿尔弗雷德(阿内 弗雷德里希) 第1张

二战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战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踊跃出许多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和表现英勇的军人。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德国空军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摧毁共计三百五十二架飞机,是世界空战史上击落敌机最多的飞行员。

   埃里希·哈特曼原名为埃里希·阿尔弗雷德·哈特曼,德国最为杰出的飞行员之一。1922年出生的埃里希·哈特曼从小就对飞行感兴趣,他渴望飞在天上的那种紧张 *** 的感觉。而埃里希·哈特曼的母亲也是一名极具冒险精神的飞行员爱好者,正是因为母亲的这种精神,对埃里希·哈特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埃里希·哈特曼的母亲是他飞行生涯当中的导师,是她教育出了一名伟大的德国王牌飞行员。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没多久,高中毕业的埃里希·哈特曼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决然的参加了德国空军。正是因为加入了德国空军,埃里希·哈特曼才遇上了他飞行生涯当中的第二位导师霍哈根教官,这位教官是当时德国最有名的特技飞行能手,他教会了埃里希·哈特曼一些飞行技巧以及独自驾驶Bf-109战斗机。而埃里希·哈特曼就是凭借这种技巧以及自己对飞行的感悟,成为苏军空军的噩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埃里希·哈特曼喜欢把飞机涂装成黑色郁金香的图案,被当时的苏军成为来自南方的黑色魔鬼。而埃里希·哈特曼在二战期间一共执行了一千四百零四次战队任务,却从来都没让自己僚机坠毁的记录。

战争中跳伞飞行员为什么不能射击?

射击飞行员不是摁下核按钮,不会导致核爆炸。是否射击跳伞飞行员,取决于战况。

双方发生武装冲突,低烈度战斗,就像校园打斗时的推推搡搡,不是要你死我活。打下飞机,不射杀飞行员,就像学生打架,一上来不会动刀子。

如果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大杀器核弹都用上了,射杀飞行员何尝不可。两家相争不斩来使,是惯例,但历史也一再发生斩杀来使的事情。斩杀来使,敌我矛盾更加激化,两方妥协的难度就加大了。不射杀跳伞飞行员,也是惯例,如果射杀跳伞飞行员,两者矛盾也容易升级。飞行员和使节一样,都不能以敌方普通作战人员看待,一定程度的优待是可以理解的。

在《日内瓦公约》中有这一项规定:那就是不得向已经失去抵抗能力的跳伞逃生的飞行员开火。这个也几乎成了各国中间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基本上只要飞行员跳伞逃生之后一般都不会再开火,自一战到二战,各国一般都遵守了这条规则,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首先就是培养一个飞行员的代价,因为当时的飞行员培养出来特别不容易,一架飞机被击毁了很快就有第二架,而一个飞行员被击杀后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日本空军后期被美国所碾压的愿意,因为没有有经验的战斗飞行员了,这样美国就掌握了制空权,所以各国都默默遵守着这一规定。

一战时期的空战中被击落飞机的飞行员很少有机会跳伞,到了二战期间成功跳伞所需的时间也至少要30秒,所以跳伞落入敌占区的飞行员必须按照战俘论处。对伞降中和落地后敌军飞行员的任何攻击行为都是违反《凡尔赛和约》和国际法的,违反者在战后必然会受到战争罪的审判。而撇去战争罪方面的因素,欧洲各国在互相争夺,利益交换的过程中早就建立起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就像瓜分中国土地和资源一样,只要分赃均匀,他们之间就不会有本质矛盾,一战、二战的本质起因还是列强之间严重分赃不均,或者说协约国拣德国一个软柿子捏。敦刻尔克时如果不是纳粹德国继续“发扬风格”践行骑士精神,恐怕盟军就不会有后来的战事了,二战可能早就结束了。

埃里希阿尔弗雷德哈特曼少校,是世界空战史公认之一王牌飞行员,一生的战绩是让人跪着仰望的352架。而哈特曼他从不射杀已跳伞的飞行员,因为今天你射杀开伞的对手,那么明天跳伞的你就有可能被射杀。他自己有2次被击落跳伞和14次迫降,甚至还被俘获过,但是因为没被认出,所以侥幸逃出。其中有一次他击落了敌军一架飞机,但是没有击杀对方跳伞的人员,就这样他在1v4的绝对劣势他被击落,但是对方没有再次射击,反而在他很近的距离时打了个手势然后放过了他。

于此同时我们看看各国是否认可这一约定,首先是德国,德国对这条那是相当的遵守,一位德国空军指挥官曾经告诫他的下属,你首先是一名战斗机驾驶员,但是,如果我听说你向跳伞的敌军飞行员开火,我会随后将你的飞机击落。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一直坚称德国空军坚持了一战以来就有的骑士精神,从不向跳伞的飞行员开火。

美国对此就是半守半不守,他看你能不能把美国射杀飞行员的消息传出去,如果当时就你一个人的话,基本上就是被判了死刑。而相反美国的飞行员跳伞包里有一块帆布,上面用十几种语言写着:我是美国人,请不要杀我,请给我食物和水,请将我送回美国,美国 *** 会厚报你的。并且美国的飞行员一般都会随身携带几枚金币,作为贿赂俘虏他的人的资本,同时这个规定是美国空军下令必须遵守的。

然而,在日军方面,践踏《日内瓦公约》的行为比比皆是,漠视飞行员生命的行为也是司空见惯。日军在战场上大肆射杀半空中跳伞、毫无防范的飞行员,1937年攻陷南京时,更是在外国牧师的眼皮底下疯狂射击 *** 空军和苏联空军的跳伞飞行员。有句古话说的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日军的暴行在实战中得到了报应。在一次空战中,一名日军飞行员驾机击落了一架美军飞机,美军飞行员随即弃机跳伞。洋洋得意的日军飞行员竟然飞过来,将头探出机舱想看看美军飞行员是否毙命。结果被半空中的美军飞行员用手枪射中头部,从而演绎了一个手枪击落飞机的战例。无独有偶,有一个名叫山崎卓的日军飞行员,在日本横滨上空的一次空战中,由于飞机中弹而被迫跳伞,结果却被地面上的战友误当成美军飞行员,还没等落地就被打成了“筛子”。

即便日本军国主义对盟军战俘实施了一系列的残暴行为,但是看看如今英、美、澳等昔日的宿敌和日本的关系如何,依然还是能显现出他们之间存在着的这种默契。所以说战争对于西方列强们来说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一些战争期间出现过的亦敌亦友的情况也就并不奇怪了。

但是在战争中,射杀了敌人也并不认为是错,当然有些地方带有严厉规定的除外。最开始的规定都是带有一定理想性的,随着战争演变,都会发生变化。在刚开始的时候,两架正在战争国家的飞机相遇甚至还会相互打招呼,挥手示意等,很友好。直到有一天,一架飞机的飞行员认为双方是敌对的,在飞机上带了几块砖头。从那以后开始,双方飞机相遇就会开始投掷东西或射击对方。所以说,一开始的时候规定都是出于人性的美好出发的,会随着战争而演变。有些人都和敌方有着国仇家恨,这样不成文的规定自然威力不大。而飞行员,尤其是优秀的飞行员,是非常宝贵的战略性资源,自然不能因为他们的个人选择而上战场。但其实更说白了,就是无谓的骑士主义在一开始起到了作用。当年英国德国的很多飞行员都是贵族出身。贵族们认为他们天生比别人高贵,生命也更高贵,中世纪他们就规定贵族之间相互战争可以,但是不能轻易杀死一位贵族。杀死多少平民则是无所谓的。

同时,在他们看来翻脸无情、阴谋诡计、荒淫无度等都是可以接受的,唯独杀死一位贵族,尤其是俘虏后杀害一位贵族是不能容忍的。因为这让他们每个贵族都感受到了威胁,生怕哪天自己也被杀掉,所以共同维护该规定。跳伞之后的飞行员是丧失战斗力的非战斗人员,他与伞兵不同,伞兵在降落时是带有武器的,并且从技术上来说,伞兵在降落伞下就已经身处战斗中了。不过,在日内瓦公约禁止此类行为前,一些军队早已制定了类似的行为准则,二战中,即使德国也一般禁止他的飞行员的跳伞的盟军飞行员射击,在美军方面,艾森豪威尔将军也曾签署命令,禁止向敌方跳伞飞行员开火。而日本就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埃里希-哈特曼是二战最辉煌的王牌战斗机飞行员,他究竟有什么战绩?

二战时期的王牌飞行员——德国埃里希哈特曼,创下击落352艘飞机的辉煌记录——技术过硬,团队战术优势!

技术过硬。

不得不承认,哈德曼在德国当飞行员的时候,就已经是13岁的年龄,而13岁的年龄,他已经能够拥有对整架飞机,整个机体以及整个飞机飞行的过程了如指掌,因此帕特曼是在从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飞机飞行理论知识,到后期进入了歼击机的学习过程之中,哈德曼更是对飞机了如指掌!所以哈德曼的飞行技术十过硬!

一战的飞行员。

这前一段微博上爆火的一段时期的飞行,红男爵说的就是在一段时间的王牌飞行员,一战时期的王牌飞行员被称为红男爵,意思就是说他们在空中就像是一道红色的弧线,将敌人击沉,击沉之后敌机也会移到红线的形状向下飘落,一段时期的王牌飞行员作战单一,基本上是个人歼击机与其他人歼击机的个人之间的打斗!没有什么过多的战术可言!

团队作战优势。

相反在二战时期,德国飞行员的技术十分过硬,而且他们经常依靠一字弧形或者是人字弧形的团队协作技术将积极集成,换句话说当10个人面对一个人的时候有时必然明显,而且这10个人还能采用互相配合的战术,那另外一个人绝对没有还击之力!是哈特曼所处在的德国,拥有很强的团队配合能力和团队作战能力!

二战时期有哪些特别有名的士兵?

这位仁兄应该算是吧。

他是朝鲜人,原籍是朝鲜新义州,他出生后,日本已经统治了朝鲜。于是,他加入了日本军队,成为关东军。

在关东军有大量的朝鲜人,像带着韩国飞起来的前总统韩正熙就是关东军的中尉。

而上面这位算是关东军的前辈了,参军很早而且赶上了一场大战,这场战争就是诺门罕战争。这场战争规模不大,但有很多意义,一个是日本在这一场战争被苏联的朱可夫将军猛削了一顿,马上明白要是在陆地上跟苏军开战,等于自寻灭亡。

于是,他们转而南下,在海上跟美国斗,当然,死得更快。

二是苏联也锻练了部队,朱可夫将军就脱颖而出了。

而对这个韩国士兵来说,有一个不幸的消息,他被俘虏了。

在诺门罕战役之后,日本南下,德国也开始进攻苏联,苏联决定把远东的军队拉回欧洲进行防守,而这些被俘的士兵也“自愿”成为苏联红军的成员。

他就加入了苏联的红军,而在乌克兰跟德国的战争中,他被编入苏联红军冲锋,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不幸的是,他又成了俘虏,被德军俘虏了。当然,因为他的身份,他是朝鲜人,是日本殖民地的人,跟德军那原本就是一家人嘛。那自然要混编入德国的军队。

到了1944年,他被推到了前线在犹他海滩防守。盟军登陆之后,他再一次活了下来,又再一次被俘。

这一下,他的战争生涯结束了,在战俘营呆了一年多。日本投降,二战结束,他被释放,最后他选择了移民美国,最终死在了美国。

从中国东北一直到了欧洲,日苏战争,苏德战争,美德战争,二战的重头戏,他全部都参加了进去。

而他的故事,也被喜欢回忆的韩国人拍成了电影,叫《登陆之日》

约翰·巴西隆(John Basilone)

真实版的兰博,美国大兵的代言,太平洋战争中,是意大利裔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枪炮军士,因为在瓜达康纳尔岛战役立下赫赫战功而获颁美国更高军事荣衔——荣誉勋章。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入伍海军陆战队者中,唯一一位同时持有荣誉勋章与海军十字勋章的陆战队员。

到瓜岛作战期间,巴西隆率领的15人的机枪队被打到只剩自己和2名战友,而他仍在这样的困境下成功拖住了为数3千人的日本军部队。被授予荣誉勋章后,被调到后方训练士兵,但是他主动申请继续参战,1945年,在硫磺岛登陆战中牺牲,被追授海军十字勋章。战后,美国发行他的肖像邮票,数座军事设施、道路和美国海军一艘战舰均以他命名,以兹纪念。

在HBO大片《血战太平洋》中,对他进行了详细生动的刻画——

德斯蒙德·托马斯·多斯(De *** ond Thomas Doss)

美国陆军退役下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第77步兵师,第307步兵团1营B连军医。不带枪上战场并且获得荣誉勋章(更高荣誉)、铜心勋章两枚、紫星勋章三枚。由德斯蒙德·多斯的事迹改编成电影《血战钢锯岭》于2016年上映,讲述了他传奇的一生。

席摩·海赫(Simo Häyhä)

席摩·海赫(Simo Häyhä),目前为止狙杀敌军书目更高的狙击手

于冬季战争柯拉战役中创下505名被确认的狙击击杀记录,被苏联部队称呼为“白色死神”,而在服役期间的其他狙击击杀纪录则未被纪录;尽管存在部分争议,海赫仍然为 历史 上被称誉为最成功的狙击手。

海恩·塞弗罗(Heinrich Severloh)

德军士兵海恩·塞弗罗,在登陆日当天,于WN62碉堡操作机枪伏击抢滩登陆的美军,传言他击毙美军2000-4000人,被誉为“奥马哈海滩之兽”,事实上,德军宣传部门将事实有意夸大,因为在他所守卫的海滩,有14座机枪碉堡在运作,应该算共同战绩。登陆日当天,海恩·塞弗罗指挥官被击毙,自己也被俘,在战俘营中度过战争剩下的岁月。

上面有说巴斯隆的,巴斯隆确实是英雄,但是战绩没有网上宣传的那么夸张击毙2000日军,我们在其他问答上详细说过这个事情。现在,说说那个神奇的朝鲜人,号称参加了关东军,后来和其他朝鲜人一起在诺门坎被俘。

最后被苏联拉进红军,最后在乌克兰被德军俘虏,编入德军在1944年的诺曼底大战美军,最后被俘,还拍成韩国电影登陆之日的这个朝鲜兵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假的,不过是编着好玩的,结果现在被大家当真了。

1938年,日军之一次在朝鲜征募志愿兵,当年入伍406人,在1939年第2次征募朝鲜志愿兵,当年报名12348人,入伍613人,大约是20人选拔1个人。在1938年征募的406名朝鲜人,有250人去了第19师团,150多人去了第20师团。

在1939年,征募的613名朝鲜人有375人去了第19师团,225人去了第20师团。没有1个朝鲜志愿兵被分配到诺门坎战场上的第23师团,就是说日军在诺门坎战役参战的第23师团根本就1个朝鲜兵也没有。

日本征募朝鲜义务兵是从1943年年底才开始的,早期的只征募志愿兵而且数量非常少。另外,在诺门坎战役结束以后,日军和苏军是有交换俘虏的,并没有诺门坎战役被俘日军滞留苏联。

苏联在诺门坎战役以后交回了日军的155名俘虏,日军也交还了80多名苏军俘虏。这个神奇的朝鲜士兵,其实根本就不存在,韩国拍摄电影登陆之日,无非是宣传韩国在二战受难,要不怎么解释一个二战受害国,有几十万人参加日军和日本军夫满世界去打仗?

苏军的朝鲜人,是苏联本地朝鲜人,苏联本地哈萨克斯坦和远东就有很多朝鲜人。要不1950年回到朝鲜的1 个坦克旅有1个坦克团的苏籍朝鲜人是从哪里来的?

小野田宽郎,二战时期一个日本陆军少尉,在二战时期本没有特别出彩的战绩,比起德国那位凭一己之力击落过352架敌机的飞行员,差距简直不要太大。

但是,小野田宽郎干了一件事,让世界上很多人都记住了这个日本人。

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然而这位小野田宽郎,却一直到1974年3月10日,才正式缴械投降。这期间差不多有30年的时间,小野田宽郎一直在执行上司交给他的任务,在菲律宾的一个小岛进行游击战。

小野田宽郎走上战场时,时间已经是1944年11月了,日本已经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1944年12年,小野田宽郎被自己的上司谷田派往菲律宾的一个小岛,在这里进行游击战,主要目的是与美军进行游击战,以掩护岛上的日军撤退。

谷田对小野田宽郎说: 我禁止你自杀或者投降,你要一直到岛上进行游击战。没有接到我的命令之前,你必须一直战斗 。

接受了任务之后,小野田宽郎带领一支小队,来到了指定的小岛,潜伏了下来,和美军进行游击战。然而几个月之后,小野田宽郎的队伍在和美军的游击战基本死伤殆尽,除了投降的之外,只剩下4人,领队小野田宽郎、伍长岛田、上等兵小冢金七、一等兵赤津。这四人没有放弃自己的任务,潜入了森林,继续同美军进行游击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一些在海岛的日本士兵并没有得到消息,美军为了尽快结束战斗,开始在太平洋海岛上空投传单,告诉这些海岛上的日本士兵,日本已经战败投降,赶紧放下武器投降。

小野田宽郎也看到了这个传单,心中有点将信将疑。但是,小野田宽郎没有忘记自己上司当时跟他说的话: 没有我的命令,任务将一直执行下去 。因此,小野田宽郎选择了继续执行任务。

几年之后,岛上的美军早已撤离,小野田宽郎他们将目标转变为岛上的菲律宾警察。没有东西吃,他们就开始偷取岛上居民的牲畜和食物。

1950年,四人组中终于有一个人忍受不住,向当地的菲律宾警察自首。剩下的3人没有投降,依旧坚持战斗。1952年,三人组的家人们开始给他们写信,告诉他们战斗已经结束,他们可以回家了。然而,三人依旧不为所动,认为这是美军的阴谋诡计。与此同时,日本人的搜救队也来到了这个小岛,用大喇叭喊话。然而,依旧没能让这三人组放弃自己的任务。

时间又过去了20年,来到了1972年,三人组有2人在袭击菲律宾警察的过程中先后被击毙,只剩下了小野田宽郎一人。此时的小野田宽郎依旧坚信着日军还会再次反攻,再次来到这个小岛上。

1974年,这个小岛上来了一位特殊的人,他就是当时小野田的上司谷口义美,他来到这个小岛,告诉小野田任务已经结束了,他可以回家了。直到这个时候,小野田宽郎才放下武器,回到了日本。

从1944年12月接受任务,到1974年结束任务,这中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30年的时间。

在二战战火蔓延世界的时候,各个国家、各个阵营中出现了许多威名显赫一时的著名将领,而在许多人把自己专注的眼光注意到这些二战名将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会去注意到二战士兵阶层的一些传奇人物。

在二战的德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王牌飞行员,他的名字叫做埃里希.阿尔弗雷德.哈特曼。

哈特曼拥有着一个非常惊人的世界纪录,在他的空军生涯中,一共击落了352架敌方战机。

这个纪录是空军飞行员有史以来所创造出的更高纪录,比排行在第二名、同样也是二战德国阵营的飞行员多上了51架的记录,由此获得了来自于希特勒亲自授予的巨大荣耀。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战绩强悍的王牌战机飞行员 。

哈特曼的童年

哈特曼出生在1922年的德国,不过他虽然出生在德国,但是他的童年时期却是在我们国家度过的。

哈特曼的父亲是一个医生,因为之一次大战德国的经济发生大衰退的原因,所以他带着自己的家人和手艺在1925年来到了民国时期的长沙,想在这里混口饭吃。

哈特曼是在两岁的时候来到民国的,在这里他生活了四年的时间,一直到后来,因为各种军阀混战的原因,才跟随着自己的母亲回到了德国,在自己的国家里成长了起来。

哈特曼坚定选择了自己的爱好

哈特曼的父亲是一名喜欢安稳、宁静的医生,但是他的母亲却有着与他父亲极为迵异的性格。

他的母亲喜欢一些特别 *** 的事物,特别是飞行这般能给人带来无限肾上腺激素上升的运动。

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哈特曼在他母亲的影响下,彻底爱上了飞行。

在他读中学、年龄还只有14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拥有了很熟练的滑翔机驾驶技术,在这个现如今很多初中生每天只知道玩 游戏 的年龄中,就可以自由地在天空中驰骋了。

哈特曼除了飞行方面的天赋,在各种 体育 运动方面,也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天赋。

或许人就是这样的,在上天给予你某些东西的时候,就会夺走你的另一些东西。

虽然在 体育 和飞行上有着很出色的天赋,但是哈特曼的学习成绩却非常糟糕。

哈特曼走向独当一面

在他考上空军学校的时候,正是二战爆发的时候。

在学习并实习磨练了三年之后,哈特曼在1942年正式进入了飞行部队中。

哈特曼最早的时候只是一名僚机,自己驾驶着一座副机跟随在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身边执行任务。

虽然他非常有天赋,但是在他之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因为紧张以及经验不足的原因,他并没有完好地表现出自己的天赋,而是差点因为慌张而铸下了大错。

之一次出错让哈特曼察觉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之处,在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以及向老前辈们学习了很多实战中有用的经验后,哈特曼逐步掌握了实战中的飞行技巧,并最终在那高空之上的战场中,张扬出了自己的威名。

随着经验的渐渐积累、随着战绩的猛然窜升,哈特曼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战绩很快成长为了独当一面的飞行员,从那之后,他开创起了自己的辉煌。

被敌人视作为魔鬼

在苏德战场上,他击落飞机的数量一架架地上升,在1943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击落了150架的苏军战机,由此被授予了代表着极高荣耀的铁十字勋章。

哈特曼的战绩不仅使他成为了德国国内的飞行英雄,还使他成为了苏方空军飞行员眼中的魔鬼。

因为他的恐怖战绩,苏方飞行员把他称为了“南方的黑色魔鬼”,每次见到他带有标志性十足的战机时,都会远远避开他的战机,寻找其他的战机下手。

这也造就了他在某段时间中无对手可战的苦恼,这种独孤求败式的烦恼让他很不得滋味。

于是他就和自己的僚机更换了座驾,开上了那架僚机,通过在天空战场中隐藏身份的方式继续铸造起了自己的辉煌。

哈特曼实力满满的回击

后来,随着击落敌方战机数量的一步步上升,他得到了希特勒的亲自接见,被授予了比铁十字勋章更高一级的银橡叶勋章。

在战争末期的时候,更是获得了二战德军更高荣耀的钻石十字勋章。

天才总是招人嫉妒的,因为哈特曼年龄实在太过于年轻、战绩又实在太过于恐怖的原因,就导致很多同行飞行员对他产生了质疑。

认为他的这些战绩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军队为了创造一个榜样而捏造出来的战绩。

面对着谣言,最有力的回击就是以真实回应。

哈特曼为了让这些人住嘴,他就请求长官把一个在飞行部队中闹得最为欢腾的飞行员暂时归列为了自己的僚机,让他跟自己一同出去执行任务,见识到自己的实力。

在那一次行动中,哈特曼以自己无可置疑的战斗能力轻易击落了苏军两架战机。

在见识到哈特曼无与伦比的飞行作战艺术后,这个质疑者以及其他质疑者才闭上了自己的嘴,彻底相信起了哈特曼的战绩。

一直到二战结束,哈特曼总共创造出了352架的击落战绩,其中既有苏军的战机,也有美国后来投入战场的先进战机。

超级飞行员的晚年经历

在二战结束的关头,因为担心自己会因为曾经创造的战绩遭受到苏军报复,所以哈特曼就和其他飞行员往美国占领区跑去,想向美国投降获取一线生机。

只不过他们还没跑到美国人的占领区,就被美国人截住转交给了苏军。

在被苏方控制住后,哈特曼被关押了四年的时间,在1949年被判予了29年的囚刑,一直到1955年才在西德总理的交涉下,被放回了西德。

所以说这就是我觉得二战时期非常有代表性的传奇士兵,虽然他在获得了那么多成就后,军衔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士兵的位置上了,但是凭借着他在天空战场中单枪匹马、几乎凭借着自己一己之力挑翻300多架敌方战机的职业特征来说,我们象征性地称呼他为“士兵”也是没有错的。

日本兵小野田宽郎,这个日本人在二战期间默默无闻,但在战后几十年的时间却是名声大噪,被日本人称为英雄。

所有人都知道的,日本在1945年8月向盟军投降,但局部的战争并未停止,部分日本人并没有听从天皇的命令放下武器,零星的战斗依然时有爆发。而小野田宽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日本投降后的29年时间里一直在与盟军作战。

年轻的小野田宽郎(右)

1944年12月,小野田宽郎被派往菲律宾的卢邦岛,但因为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上节节失利,日本军部做出了放弃卢邦岛的指令,同时也命令留下一队日本兵在岛上与美国人打游击,小野田宽郎就是留下来的一员。

日军大部队离开之前,少佐谷口义美告诉小野田等人:

我们的撤退是为了将来的胜利,我命令你们进山继续和美国人作战。不准你们自杀,更不得投降,当我们回来的时候,我会亲自解除这个命令。

谷口义美走了,日军大部队也离开了,但小野田等人依然坚定的执行长官的命令,他们藏身在山林之间,袭击美军的雷达站、警察和当地居民。

日本投降以后,美国人通过发传单和喊话的方式要求小野田宽郎等人投降。小野田半信半疑,却在要出山时听到枪声,以为这是美国人的诱敌之计,又遁回了山林。

尤其是后来朝鲜战争爆发,小野田看到大批飞机北上,私以为美军正在猛攻日本本土,因此更加坚定的认为战争没有结束。

长时间的战斗瓦解了部分日本兵的信心,不少人下山向菲律宾警察投降,还有人在与警察、当地居民的斗争中被杀死,到最后只剩下小野田宽郎一个人,但 他认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数千万日本人和他一样在为“天皇而战” 。

年老色衰的小野田宽郎

直到1974年,日本籍探险家铃木纪夫来到卢邦岛探险,他此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找到小野田宽郎。

在山林间,铃木纪夫遇到了小野田,因为同是日本人的关系,两人进行了一次长谈。从铃木纪夫这里,他再次得知了“残忍的真相”:日本真的投降了,战争已经结束了很多很多年。但长官“不准投降”的命令依然在耳边环绕,小野田固执的要求必须有长官谷口义美的命令才会下山投降。

幸运的是,小野田宽郎的上司谷口义美还活着,他亲自飞往菲律宾,向小野田下达了向菲律宾军队投降的命令,小野田这才下了山去。并在两人的陪同下,小野田将军刀交给菲律宾军队司令,并说道:“我是少尉小野田宽郎,我奉上级的命令向你们投降。”

小野田宽郎向菲律宾军队投降

在日本投降后的29年时间里,小野田等人共打死了130名菲律宾人,当地人要求杀死这名日本战犯,但因为日本 *** 的斡旋,“善良”的菲律宾人赦免了他的罪行并同意他回国。

回国后的小野田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日本 *** 为表彰他的英勇,奖励他100万日元,他却将钱捐给了靖国神社。他不止一次的表示:我是一名士兵,我不认为我的行为有错。他还写了一本自传《绝不投降,我的三十年战争》。

2014年,这位日本“最后的投降兵”终于去世了,终年91年。

今天,中国人普遍认为德国空军不如陆军的战斗力强,其实你错了!闪电战离开了空军就不能被称之为闪电战了,虽然戈林不怎么的,但德国空军中还是出过一位英雄,而他就是北非战场上的非洲之星汉斯马尔塞尤。当时,马尔塞尤是德国空军第三中队的中队长,他驾驶的Bf109G2(古斯塔夫)在埃及同英国空军作战,创造出了10分击落8架英国飞机,一天击落17架,一个月击落54架,一生击落158架,其中 151架是英机,另7架为法国人以及俄国人驾驶的英国战斗机。最值得一提的是:马尔塞尤击落一架敌机平均只需15发子弹,而击落一架著名的喷火,只需22发子弹。并且,他驾驶梅塞斯密特109在空中作出的那种犹如撞山一般似的疯狂翻滚动作,至今无人敢尝试不说,还引得当时许多英国法国飞行员在对他追逐射击中,真的撞山而亡!在他击落的敌机中,有P40、喷火、飓风、寇蒂斯、巴尔的摩、布伦海姆、马田马利兰等等。为此,马尔塞尤共获得4枚德国钻石双剑银橡叶骑士勋章以及三枚意大利金英勇勋章。对此,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称赞马尔塞尤说:“他的功劳抵得上一个装甲团。”1942年9月30日,马尔塞尤在北非战场一次空战返航中,座机被击中,他坚持飞到德军控制的地区,在倒飞将自己抛出跳伞时,身体撞上了机尾,当场昏迷,在伞包未打开的前提下,身子直坠下去,头部着地,头浆迸发,当场死亡。马尔塞尤死时才年仅22岁,当死讯传来,一个深爱着他的德国姑娘差点为他殉情,而他的母亲也是悲痛万分!后来,人们在埃及马尔塞尤坠落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小金字塔,上刻“沙漠之星”和“不败”。以缅怀这位二战中德国王中王飞行中队长的丰功伟绩。

笔者在此说两位苏联人吧。

之一、马特洛索夫——苏军的“黄继光”。

出生于1924年的马特洛索夫早年是个流浪儿,父母都是在苏俄内战中牺牲,从小在 *** 的孤儿院长大,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国家给的,于是萌生了不惜保卫祖国而献身的强烈爱国主义思想。

1942年底参军,随即参加了朱可夫指挥下的西部方向反击作战。1943年2月,在加里宁方向的大卢基战斗中,马特洛索夫在进攻中弹药用尽,为了压制德军地堡火力以保障部队冲锋,这位勇敢无畏的年轻列兵毅然扑向了正在喷吐火舌的德军地堡,用胸膛堵住了枪眼.....

战后,马特洛索夫被追授为“士兵中的头号苏联英雄”,作为宣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这位列兵的事迹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 社会 主义国家广泛流传。

第二、帕夫柳琴科——苏联头号女狙击手

苏德战争开始后,年仅25岁、曾参加战前基辅俱乐部的帕夫柳琴科加入苏联红军,成为一名狙击手。在保卫乌克兰敖德萨和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战斗中,以4次负伤的代价击毙309个德军官兵而闻名全国。到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保卫战进行到最后时刻,更高统帅斯大林亲自下令用潜艇把这位女英雄护送出要塞,并且不再让她上战场。后来奉命随外交使团出访美国,受到罗斯福总统夫人的亲切接见。战后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和少将军衔。

1.欧文.博格特

什么?手枪能击落战斗机,想都不敢想,但 历史 上却真实存在,这可不是抗日神剧!1943年3月31日,美军驻印度的第10航空队第7轰炸大队第9中队被派去轰炸缅甸中部城市彬文那附近的一座铁路桥。

其中一架飞机由劳伊德·简森中尉驾驶,副驾驶是欧文·伯格特少尉。机队遭到日军战斗机拦截,机身被打穿许多洞。美国佬不得不跳伞逃生。日军飞行员却不想让他们拥有成为俘虏的机会,立马开枪扫射。伯格特的手臂被打伤了,而下一幕你将看到逗比的一幕。打伤伯格特的战斗机飞近伯格特,他似乎太想看到自己的敌人长什么样了,就开心地打开了飞机的座舱盖。此时,伯格特掏出他的M1911手枪,对着这个货连开四枪,逗比的日本飞行员中弹而亡,而这架日本零式战斗机栽跟头掉下去了。

伯格特被缅甸人抓住并被转送给日本人,被关进了战俘营。这个牛掰的传奇故事被刊登在1996年6月的美国《空军杂志》上。

NO 2 萨默斯中尉,战绩:率两名手下干掉100多德国兵

我们转过头来到欧洲战场。先来认识一下萨默斯中尉,他是大名鼎鼎的第82空降师的伞兵。在诺曼底登陆当天,他落地之后,上级亲切地命令他:“亲,你去占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在军用地图上标号叫WXYZ。”

萨默斯中尉听了一头雾水,这地方是个什么鬼?不过,他装作自己知识渊博的样子,连称“no problem”。于是,他带着两个手下就上路了。三个人进入建筑物里面才发现,这里面驻守了一百多名德军士兵。这三个美国人就开始对战 游戏 ,经过五个小时,萨默斯中尉他们击毙了30个德国人,剩下的则被他们当成蚂蚱一样俘虏了。很快,萨默斯中尉的事迹流传开来。但可悲的是,他一直到死都没有获得过荣誉勋章。因为,有比他更牛的人存在

(抱歉,没找到图)

NO 3 芬克中士,战绩:单人干掉20多德国兵

在跟德国作战的时候,芬克中士在激战中跟大部队失散。他东转西转,后来忽忽悠悠一个人进入到一个黑漆漆的所在——那是德国人的地堡,可芬克根本不知道。

刚进去,一名德国军官把手枪指着他的肚子要求他举起自己的爪,当时地堡可是有100多德国人呢。这些德国人像围观猎物似的看着芬克中士,哟呵,还有送上门当俘虏的。德国人慢慢围拢了过来。芬克中士淡定地让自己那牛掰的汤姆逊冲锋枪从肩头滑落,然后一声招呼也不打,就硬逼着德国兵吃子弹——提着冲锋枪就开火。

哒哒哒,哒哒哒,可怜21个德国兵一会儿就找耶稣报到去了,剩下的人举手投降。芬克中士一个人干掉21个德国兵,将剩下的德国兵俘虏,顺便占领了美国人之前没有发现的地堡。

你以为只有弗洛伊德会语出惊人?来看看同level的其他心理学家吧!

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精神分析学派包括创始人弗洛伊德,及阿德勒、荣格、兰克、霍妮、斯塔克、沙利文等,后法国雅克·拉康提出“回到弗洛伊德”的口号,他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非常独到和深入的发展,在法国等欧美开辟了独特的精神分析临床,并且认为唯有一门具有伦理的精神分析。我整理了精神分析学派中最有名的十位心理学家及其部分图书作品,来看看哪些是你不知道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

——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著名心理学家,犹太人。弗洛伊德以毕生精力,研究了未曾被人们关注的“潜意识”,创立了精神分析学,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在医学、文学、哲学等方面均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他和爱因斯坦、马克思一起被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弗洛伊德相关图书推荐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欧文斯通对精神分析创始人传奇一生的详尽探究,翻译家姚锦清教授权威译本作者: 欧文·斯通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译者: 姚锦清 等 出版时间: 2015.06

探究无意识的心灵本源,揭秘两颗伟大心灵的邂逅与碰撞作者: [美]亨利•艾伦伯格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译者: 刘絮恺 / 吴佳璇 出版时间:2015.02丛书: 世图心理“冰山系”

精神分析之父走下神坛——弗洛姆对弗洛伊德的多面分析作者: [美]埃里希•弗洛姆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译者: 尚新建 出版时间: 2015.09丛书: 世图心理“冰山系”不要害怕和压抑欲望,而是应该重新疏导、驾驭它,为我们所用作者: [美] 马克•爱普斯坦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译者: 梁永安 出版时间: 2016.05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遇到的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更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于这种人。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于1870年2月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之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相关图书推荐

对弗洛伊德、荣格产生莫大影响的皮埃尔▪让内为何被众人所遗忘?作者: [美]亨利•艾伦伯格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 2015.06丛书: 世图心理“冰山系”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

——荣格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Gustav·Jung,1875—1961),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始创人。荣格相关图书推荐

荣格移情理论唯一中译本,深刻阐述关系本质的睿智之作作者: [瑞士] C.G.荣格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译者: 梅圣洁 出版时间: 2014.08丛书: “世图心理”大师彩虹书系

荣格晚年代表作,中译本作者: C.G.荣格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译者: 赵翔 出版时间 2014.04丛书: “世图心理”大师彩虹书系

拨开灵性觉醒与灵性陷阱的迷雾 揭秘荣格与新时代的恩怨纠葛作者: [澳] 大卫•戴西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译者: 龚艺蕾 出版时间: 2015.02丛书: 世图心理“冰山系”

桥接东西方哲学灵性传统,揭秘荣格与藏传佛教的隐秘联结作者: [美] 拉德米拉·莫阿卡宁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译者: 蓝莲花 出版时间: 2015.05丛书: 世图心理“冰山系”

奥图·兰克

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奥图·兰克

奥图·兰克(Otto·Rank,1884—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最早和最有影响的信徒之一。兰克的代表作是1924年出版的《出生创伤》一书,在这本书中兰克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理论。兰克,这位被弗洛伊德誉为“精神分析之子”的天才,被弗洛伊德成为“小兰克”的天才,完全也可以被看作一位年轻的“父亲”,他是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伟大先驱,也是我们时代的伟大先驱之一!

卡伦·霍妮

如果我不能漂亮,我将使我聪明!一个人要想真正的成长,必须在洞悉自己并坦然接受的同时又有所追求。

——卡伦·霍妮

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 1885.9.16-1952.12.4),医学博士,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霍妮是社会心理学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她相信用社会心理学说明人格的发展比弗洛伊德性的概念更适当 ,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著有《自我分析》《精神分析新法》《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我们内心的冲突》《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等。霍妮相关图书推荐

精神分析的自我疗愈经典手把手教你层层剥离神经症人格作者: [美] 卡伦·霍妮出版时间: 2016.05丛书: “世图心理”大师彩虹书系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

个人的人格乃是由他出生后所接触的人及社会力量逐渐模塑而成。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

哈里•斯塔克•沙利文(Sullivan, Harry Stack)(1892-1949年),美国精神病学家,是人格理论发展的领军人物。沙利文生前只出版了一部著作《现代精神医学的概念》(1947)。其追随者在他去世后根据有关材料整理出版了五本书: 1.《精神医学的人际理论》 1953 2.《精神医学的会谈 *** 》1954 3.《精神医学的临床研究》1956 4.《作为人的过程的精神分裂症》1962 5.《精神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1964沙利文相关图书推荐

《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

埃里克·埃里克森

独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便之处,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令人愉快,但假若一个人不能超越这种生活方式,就会导致情绪和个人满足感发展的严重滞后。

——埃里克·埃里克森

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06.15-1994.05.12)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埃里克森相关图书推荐

身份认同与生命周期(暂定)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代表作世图心理即将出版

雅克·拉康

人是因为欲望而成其为人的,或者说人的存在必须以欲望为前提。

——雅克·拉康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分析学大师。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拉康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依德的学说,他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mirror phase)等学说对当 *** 论有重大影响,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被称为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出版的作品有《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阅读你的症状》。

埃里希·弗洛姆

不成熟的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成熟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

——埃里希·弗洛姆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德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中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更大的人物。弗洛姆相关图书推荐

弗洛姆厚重著作,跨越诸多学科,全面剖析希姆莱的囤积施虐症和希特勒的恋尸症作者: [美] 埃里希·弗洛姆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译者: 李穆 等 出版时间: 2014.06丛书: “世图心理”大师彩虹书系

“人是狼”还是“人是羊”?弗洛姆晚期代表作,其人性理论的集中阐述作者: [美]埃希里•弗洛姆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译者: 向恩 出版时间: 2015.06丛书: “世图心理”大师彩虹书系

弗洛姆最后一部巨著,关于人类存在方式的深刻讨论。作者: 埃里希·弗洛姆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译者: 李穆 等 出版时间: 2014.11丛书: “世图心理”大师彩虹书系

乔治·弗兰克尔

我们更大的自由是选择态度的自由。

──乔治·弗兰克尔

乔治·弗兰克尔(George Frankl,1921—2004),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具有影响人物。其主要著作:《心灵考古》(xinlifudao.com Archaeology of the mind),《文明:乌托邦与悲剧》(Civilisation:utopia and tragedy),《探索潜意识》(Exploring the unconscious),《未知的自我》(The unknown self),《道德的基础》(Foudations of morality),《性革命的失败》(The failure of the sexual revolution),其中《性革命的失败》和《未知的自我》,在英国和美国都获得了很高的声誉,被视为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目前,他的著作已经在捷克、俄罗斯、葡萄牙、中国等国家出版。弗兰克尔相关图书推荐

《乔治弗兰克尔作品精选集》是2006年12月1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乔治·弗兰克尔(英)。弗兰克尔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精神分析运动的最新进展之一。

“世图心理”大师彩虹书系是世图心理2014隆重推出的一整套大师系列丛书。旨在让每位心理学人走近大师经典。 现已经出版有《人类的破坏性剖析》《占有还是存在》《人心:善恶天性》《自我与自性》《移情心理学》《论人的成长》《人性能达到的境界》《自体的重建》《自体的分析》,即将出版《梦的解析》。

这套“心理学大师系列”丛书,虽然并不指望它对解决社会问题起到立竿见影之效,但至少可以给正处于进退维谷的心理人又一次冷静思考“心理学向何处去”和“心理学能干什么”的机会,同时也给社会各界又一次提供了解喜欢心理学全貌的窗口,进而为看待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这个意义看,本系列值得所有心理学人和愿意了解心理学、愿意重新理解社会甚至整个人类的读者参考。

——原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张侃为丛书作序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