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教练技术可以通过教练五步曲来实施。
教练的过程就是一个谈话的过程,有以下五个步骤:
接纳是指接纳当事人,教练要接纳的是人的情绪和正面动机,不一定要接受他的行为。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其正面的动机,行为可能错了,但动机没错。把自己觉察到的情绪和动机反馈给对方,如果不能*把握对方的情绪,可以采用概括的形式,如“我看到你不开心”,“你能做到这个程度也很不容易”等。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和一个不接纳他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事情的结果已经产生,不管我们如何懊悔、抱怨和指责都不可能改变结果,所以对结果我们要接受。同时,对造成这个结果的直接责任人我们也要接纳。但要注意区分:我们并不需要接受他错误的行为,但不能因为某个行为而拒绝这人。当我们接纳这个人,并被对方感受到被接纳后,才可能进行接下来的有效沟通。
这一步的关键是要让对方感觉到没有被指责,在这种安全的情况下,他才会更客观地陈述,否则他的陈述中就会因夹杂着各种理由、假设和想当然而导致失真。客观的陈述有助于我们掌握相对真实的信息;在他陈述的过程中,同时也给他一个宣泄情绪,整理思路的氛围和机会。情绪如果得不到疏导,就会在工作或生活中的其它地方寻找出路。它并不会消失,只是存储了起来,在某个情境下会自动地冒出来,造成更有破坏性的后果。
被教练者在进行陈述时,教练要认真倾听,避免破坏亲和感。
常用语言模式:
“能描述一下事情发生的过程吗?”
“你能回顾一下当时的细节吗?”
“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我可以多知道一些吗?”
要求:
1)是开放式的问话;
2)不带有任何评判色彩。
3)避免使用“为什么?”“怎么搞的?”“不会吧?!”“你负了什么责任?”等刺激对方,以致于产生防护意识的词句。
调焦就是调节对方的注意力,使其从过去转向未来,从关注失去的东西转向得到的东西,增加对方的能量。如果问:“为什么搞成这样呢?”焦点一下子就去到了问题上,对方开始找借口,力图证明自己是对的,双方的关系开始转为对抗。如果问:“你觉得还有什么办法补救?”焦点一下子就落在了方法上。要使对方找到他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了什么或得到了什么,可以参考第三单元中PPP工具。
调焦还要进一步挖掘出对方真正的需求。往往人们第一时间想到、说出的东西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只是浮于表面上最容易拿到而已。如领导要求每周要多开一次例会,其实他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多开一次会,他真正需要的可能是通过开会得到更多的信息,最终加强对团队工作的掌控力度。只有让对方找出自己真正的需求,才能为下一步探索解决方案并采取有效行动打下正确的基础。
常用语言模式:
“假如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愿望,你想要什么?”
“如果有可能,你希望得到什么?”
要求:
把焦点放在你想要的,而不是你不想要的。当一个人把注意力放在缺点上,他的缺点会越来越明显;当一个人把注意力放在强项上,他的强项就会得到发挥。
探索是和对方一起从各个角度找到可行的方法,之后不断地进行放大。
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探索:
首先是过去相关的成功案例。每个人都曾有过成功,这是待挖掘的宝藏。“在当时是怎么做到?”“是否可以用到现在的情境中?”
其次是从想到的一个方法逐渐进行放大。“还有呢?”“除了这个还有呢?”“假如还有的话,是什么?”
第三是从相关方的角度去思考。“假如你现在就是你的那个同事,你认为他(即被教练方,我)要怎么处理这件事你会更满意(更有创意)?”
相关方角度和下面的榜样法可以使用“空椅子技术”中的“他人对话式”进行。
第四是榜样法。从无关的,但有经验的,是“被教练者”所钦佩的第三方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是这个人(被教练者认为在这个领域让他感到佩服的人),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要求:
相信当事人是解决他自己的问题的专家,不可越俎代庖;教练者如果是直接主管,即使确认自己可以给出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也要在问话的最后给出,通过语言模式:“我朋友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时他是这样处理,我不知道是不是也适合你……”,“我在想,如果是这样……,是不是也会有效果呢?”,转化成当事人的自己的方法。
选择是总结被教练者在上一步探索过程中所想到的全部方法,让其从中选择他认为最可行的方法,并让他自己给予确认。
人只会为自己选择的事情负责任! 当我们去要求一个人做一件事时,对他来说,那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这时被迫性动机起主导作用,他的反应是抵触,甚至反抗。在管理中如果发生这种状况,只会耗费掉大量的能量,降低工作效率。 所以,在这一步里,教练者让被教练者自己做一个选择。当一个人做出了选择,他就会愿意为他的选择负起责任。
常用语言模式 :
“你认为刚才探讨的方法中,哪些是最有效的呢?”
“在你看来,那个办法最棒?”
要求:
让当事人说出自己的选择,切忌越俎代庖,迫不及待的替当事人决定。
用承诺的方式来强化被教练者行动的意愿。
当一个人向自己和另外一个人同时做出承诺时,他通常会为这个承诺采取行动。 在这里,教练需要做的推动并不是给他压力,因为如果由教练施加压力,往往会产生反作用力。在物理学中有一条定理: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也越大。教练所要做的是让被教练者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
*的方法是通过独特的语言模式,让当事人作出承诺。
常用的语言模式是以下这四个连续语句:
“你具体会怎么做?”
“我怎么知道你做到了?”
“如果做到了,你会如何奖励自己?”
“如果做不到,你怎么办?”
-END-
目录
自序
导言
第一部分:情绪与压力管理
第一单元:潜力与自我效能
第二单元:认识情绪与压力
第三单元:管理情绪与压力的方法
第二部分:客户中心实用管理心理学
第四单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第五单元:团队管理
第六单元:领导型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6.1两种管理者
*与管理者
领导型管理者和操作型管理者
领导风格
6.2影响力
内在影响力
权力影响力
间接影响力
6.2教练
教练五步曲
以下待更新... ...
第三部分:客服管理中的情商领导力
第七单元:用同理心理解他人
第八单元:客户中心的人际关系管理
第四部分:客户中心文化及指标管理
第九单元:客服文化及落地
第十单元:客服中心的指标管理
后记(纸质版书中不幸被遗漏)
洪斌歌曲大全在线听免费,百度网盘下载资源:
链接:
?pwd=6yjg 提取码:6yjg
简介: 洪彬 号:一见行者 原名:许鸿彬 中国教练技术学院创始人 国家教练技术*导师 1980出生于福建漳州诏安县四都镇,人生导师、前清华大学电子商务讲师、作词家、*商业模式设计师、美食家, 代表作品《师父》《感召之歌》《EMO》《感召的游戏》《我的教练》《蜕变不容苟且马虎》。
我们学习了HCP的总纲及基本理论、教练能力的聆听和区分。
通过总纲我们了解到:
改变的模式及什么是启发的状态
兼顾 反思、辩护和探询
教练和顾问的不同侧重点
做为一名教练最重要的是懂得区分什么情形下该用教练,什么情形下该用顾问
什么是教练;
教练的核心聚焦在信念层面(眼睛图/心智模式);
关于人的*公式P=p-i;
教练技术的起源和ABC理论;
耳熟能详教练的3个作用
1镜子2指南针3催化剂;
容易懵逼的推论的阶梯
教练的一个前提假设和六项基本法则
一个前提
人是可以改变的
六项基本法则
身心合一是最有力量的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世界观不等于世界
因和果往往不在同一个时空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做出*的选择
辨证统一系统平衡
教练和心理治疗的区别
教练的对象是心智正常的的人
心理治疗的对象是病人
教练能力之聆听
约哈利窗 公开的部分越多潜能越大
聆听是有方向的听(听+区分);
听些什么:内容(资料)音量节奏音调
3R技巧
Receive 接收 听全部内容
Reflect 反馈 你讲得太快了我没有听清楚……
Rephrase 覆述 你刚才是不是说……
聆听些什么
情绪:是用来表达出发点
假设:是用来维护出发点的 A=B
出发点:动机,目的;
教练能力区分(上)
区分:通过聆听输入后经过运作再有效输出的过程;
区分是教练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聆听发问和回应,都是围绕着区分来进行的。
区分的作用
协助对方提高对自己的了解
协助对方清晰自己的位置
开拓对方的信念范围
支持对方迁善心态
区分的方向
上堆下切
向上归类 强调目的、价值和意义(角度宏观)
向下分类 指向明确特定意思(细分中国人很擅长)
横向类比 同一层次的其他选择(开拓信念范围)
推论的阶梯(从下往上)
推断出结论从而确定信念(形成信念,个人的BVR系统)
产生自我的体验和感受(产生感受)
添加意义形成看法和假设(主观演绎)
从个体的角度选择资料(所见所闻)
原始事件、资料和数据(客观事实)
区分最难的是:信念(A=B)
区分后的结果:A=B=C=D
六个区分(六脉神剑)、六项基本法则和六个理解层次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态度(Attitude)
体验/概念 身心合一是最有力量的
2.规条(Rule)
结果/原因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3.信念(Belief/Velue)
事实/演绎 世界观不等于世界
4.动机(Motive)
目标/渴望 因和果往往不在同一个时空
5.身份(Identity)
角色/自我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做*的选择
6.系统(System)
整体/局部 辩证统一系统平衡
好消息:每个人都天生具备区分能力
坏消息:每天需要刻意练习才能成为大神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何操练自己的能力:Be先成为(心态上),Do再操作(行为上)Have后拥有(能力上)
教练能力之区分(下)
推论的阶梯(从下往上)
推断出结论从而确定信念(形成信念,个人的BVR系统)
产生自我的体验和感受(产生感受)
添加意义形成看法和假设(主观演绎)
从个体的角度选择资料(所见所闻)
原始事件、资料和数据(客观事实)
区分最难的是:信念(A=B)
区分后的结果:A=B=C=D
六个区分(六脉神剑)、六项基本法则和六个理解层次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1.态度(Attitude)
体验/概念 身心合一是最有力量的
2.规条(Rule)
结果/原因 有效果比有道理重要
3.信念(Belief/Velue)
事实/演绎 世界观不等于世界
4.动机(Motive)
目标/渴望 因和果往往不在同一个时空
5.身份(Identity)
角色/自我 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做*的选择
6.系统(System)
整体/局部 辩证统一系统平衡
教练能力之《发问》问些什么:
1.5W1H
2.围绕区分发问
发问的态度和出心:启发
平时慎用为什么;
挑战信念时勇敢的问为什么;
平时多问开放性问题;
逼对方做选择时问封闭性问题
发问的技巧:
1.精简
2.每次问一条问题
3.问完后停止说话并留意对方的反应
4.聆听对方的回应
5.问跟目标相关联的问题
如何发问
厘清目标
1.你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2.如果可能的话,你想要实现怎样的目标?
3.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4.你需要我支持的是什么?
5.你觉得自己需要支持的是什么?
6.你想做的事情会为你带来什么?
7.是什么让你这么渴望实现这个目标?
8.在你的行动背后,你真正想做到的是什么?
9.实现这些成果,对你有什么重要意义?
10.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你的生活/事业会怎样?
反映真相
1.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做了些什么?(你准备做什么?)
2.你看到是什么在阻碍你实现目标?还有吗?真的吗?
3.是什么令你选择这个时间完成?
4.这些行动可以确保实现你的目标吗?
5.你对这人看法在支持你还是妨碍你?
6.你觉得你在做这个行动与你想达成的目标的关系是怎样的?
7.在这件事发生之前,什么事情曾经发生?
8.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状况?还有吗?真的吗?
9.你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所以导致目前的状况?
10.你怎么看这个目标的可行性?
11.到目前为止,你考虑过那些方法呢?你觉得这就是所有的方法了吗?
12.什么妨碍你现在就达成这个目标?还有吗?真的吗?
心态迁善
1.你有些什么改变可以达成你想要的目标?
2.回头来看,在这个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
3.有没有注意到,你的看法有些怎样的假设?这些假设是在帮你还是在妨碍你?
4.如果你自己改善些什么,会有助于实现目标呢?
5.什么原因你不愿意调整自己?你坚持的是什么?
6.即使这样妨碍你实现目标,你也宁愿继续坚持而不肯改变吗?
7.你觉得是你的面子(看法、情绪、观点…)重要,还是实现你的目标重要?
行动计划
1.你打算在什么时间实现这个目标?
2.用什么来量度这个目标?
3.要实现目标,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呢?
4.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实现目标呢?除此之外,还有呢?
5.在这些方法中,哪个最快?哪个*?哪个效果更大?哪个最省力?哪个最省钱?哪个又快、又好、又省力、又省钱?
6.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比较快、比较好、比较容易又比较省钱地达成目标呢?
7.要达成这个目标,还缺些什么?还有……?
8.这些都很难,那怎样可以容易点呢?
9.要实现目标,需要排除那些困难呢?
10.在这些困难中,那个影响*?哪个影响最小?
11.在这些困难中,哪个最难排除?哪个最易排除?
12.你怎么知道你正在朝这个目标前进?
13.当你实现目标之后,你如何知道?(例如:提高服务水平,你见到、听到或者感觉到了什么,就知道服务水平提高了?)
14.别人如何知道你达成了目标?
15.你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及与任何人一起达成这个目标?
16.你现在有些什么资源就可以帮助你达成目标?
17.什么额外资源(现在没有的)可以帮助你达成目标?
教练能力之回应:
回应的作用:
1.反映现状看到盲点清晰位置
2.觉察状态让对方上身并开始反思反省状态引发的结果
3.认识到需要提升改善的方向
4. 反馈区分
回应些什么:
贡献自己的感受和对方的状态
回应时注意:明确的(清楚的)
中立的(端正的)
即时的(当下的)
回应时态度:真诚直接
抗拒回应时的五个救命绝招:
1.是的,这只是我的看法(表明立场并防止客户因此情绪泛化)
2.你是可以不接受的(让客户有选择的空间)
3.留意你对我的看法很抗拒(把客户从抗拒带入自我觉察的轨道)
4.你是否觉得我在说你“错”了(自我觉察往前走一步)
5. 你在抗拒什么?(进入启发状态的良性循环)
教练步骤
教练的四个步骤(厘清目标--反映真相--心态迁善--行动计划)及教练步骤图(重点背诵)
教练的方向
先跟后带
激励与挑战
先跟是指开放的了解,保持好奇和耐心,察觉客户的信念是如何影响客户的言行,导致现状发生;
后带是指基于客户的目标,呈现现有信念如果不改变会给客户的将来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可以选择怎样的信念去有效实现目标,从而挑战或激励客户迁善
激励重点
激扬对方的特质
为对方树立坚定的立场
关怀对方
不以自身标准评判对方对错
嘉许对方的行动和成果
包容和尊重对方状态有反复
挑战重点
立场坚定但不是质问或恐吓对方
看人之大
高要求
引证
包容和尊重对方状态有反复
教练方向需要注意:
1.根据对方的状态实事求是的选择激励或挑战
2.激励或挑战的目的都是为了给对方降低干扰
3.先跟后带、激励与挑战都是教练本人的一种状态、策略和方向,不是方法和行为
女排教练郎平有没有逝世郎平没有逝世,还活的好好的。郎平出...
世界羽联2023年赛程表2023羽毛球比赛赛程如下:20...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乒乓球世界*女结婚孙颖莎的丈夫揭秘中...
今天阿莫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14世界杯*的赔率2014年德国巴...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世界杯足球赛2022,2022年世界杯中国足球比赛...